
古城凤凰,有山有水,山水相依,威武却不失妩媚,轻盈却更显厚重。凤凰一如从前一样古朴,悠悠而逝的江水,穿过花香的两岸,将古城轻盈地揽入怀中。一种静谧的美,像暮色,氤氲如烟。河畔,阵阵杵声与浣衣女的欢声笑语响应和。江心,渔舟双浆点水,几点庸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里,荡起圈圈涟漪,恰似你扩展你的思绪。
一、吊脚楼与沱江 吊脚楼里的悠悠岁月。河街,吊脚楼象供起的水波,连绵不断,古色古香,有一种自然精致的形式美。湘西独有的吊脚楼,用一块一块木版围起来,临水而居,似欲飞的水鸟。灰白相间,鳞次栉比,每一栋屋顶的飞檐似牛角般插入云天。整个建筑以山和水为依托,色调和谐而又淡雅,造型简洁而又明快。坐在吊脚楼上木格子窗边,清甜的凉粉滑润入喉,空白的思想里只有不紧不慢的小舟和不曾间断的雨点。微微支起的木檐,滴滴拉拉的水珠,平静得让人不想离开。先前因于生活步调的骤然减慢引起的茫然随着这江缓缓的流走,剩下的只是淡淡的思绪。循着江水的走向浏览这座小城,江水漂衣的拍打声,孩子们偶尔传来的嬉闹声,和着江水潺潺,水车的点缀,是一种安然。 古城的沱江,水草在清澈的江水中尽情舒展,游船在如丝绸一样平滑的水面上轻轻划过,垂钓的老翁、洗衣的阿妹,写生的画家,一切是那样和谐而安详,仿佛进入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意境。江水两岸的吊脚楼与山光水色浑然一体,紧凑却不拥挤,由高到低一子排开,像列阵的士兵一样。静静地凝望着脚下的沱江。 二、夜的凤凰 小街上的生意人开始准备收摊,不时有小狗从屋前经过,不远的江边有两三个洗衣服的人,隐约听见梆梆的声音。江边的吊脚楼似乎早已习惯这一切,默默地注视和陪伴着。傍晚了,雾也悄悄从山边弥漫开来。 小巷里暖暖的灯光下飘来的是肉香,熟悉的香,隐隐有茈然的味道,添了一分异地的新鲜。天渐渐暗下去,食品底楼吊脚离水更近,亮着两只雪亮的白光灯,和墙上的鹅卵石极不和谐的刺目着。 夜是凤凰美丽的一部分。凤凰的河水是清的,淡淡的清凉味道,天是纯净的黑,撒满星星,街是亮的,暧昧的暖光,酒、音乐、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在暗夜掩饰下缠绵。古城门和廊桥,是两个灯光聚焦的亮点,密密匝匝的人在灯光下一堆一堆的品着烧烤。河水平静的流着,放河灯的人心潮澎湃的把心愿系在火花般红媚的河灯中,一拨一拨随波逐流。是夜,我凭着临水的栏杆,在舌尖滑过凤凰甜美的凉粉,却参不透凤凰所蕴藏的“水声倬影”。它是无法言语的美丽。 三、文化的继续 凤凰城的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城中的小街铺了清一色似随意但却整齐的石板,光滑清亮,结结净净,石板上还有人形、鱼纹与鸟影泛动。地道的柴火担子、“米豆腐”担子穿街走巷叫卖的架势,传统的染坊、银器首饰、家制木器、草制品、铁器作坊及传统风味小吃店随处可见。在街角的土特产、民间手工艺店铺里肯定能找到你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进入城廊,不知不觉间已被它的历史文化所感染。古老的黄丝桥城堡威严耸立,似乎依然弥漫着当年的战火硝烟,依然弦歌不断,每一处刻痕都留下感人的历史故事和深深的文化烙印。 我曾拜读过沈从文的书,仰慕之情由来已久,今天走进沈从文故居时,除了忙着追寻他的影子外脑子里一片空白,你的思想与灵魂何在?我用什么来表达我的虔诚呢!只觉得他从年少走向年少走向成功的辛酸足迹一次次地触动我的灵魂。
凤凰的古城小镇,风景美丽,美在自然,美在天人和谐。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楼阁掩于群峰流水之间,玲珑秀丽,如入图画。凤凰伴着江水的尽头那里,没有了吊脚楼,只有青山,面对着河流。在这里,一切都像一个句号,在故事的结尾出现。

|